致力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
这是苏南人的共同期盼,更是建设富裕文明宜居区的必然选择
水,赋予苏南水乡明丽与秀美;水,也考验苏南的生态与环境。
千百年来,这里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梦里水乡”。可曾几何时,当苏南工厂遍地、园区连绵,水不再是苏南美丽的映像,而成为她的噩梦。
6年前,太湖的一场蓝藻危机,将“苏南模式”推上风口浪尖,引发人们对其增长方式的质疑,更引发人们对以消耗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反思。
走进太湖之源的宜兴市湖父镇张阳村,几年前因开山采石而裸露的山体,仍依稀可辨。村党总支书记李上彬回忆发展“五小”企业的年月,说天是灰的,水没法种稻子。蓝藻危机时,地处太湖上游的湖父镇,曾拥有化工、建材企业数十家。
一场“壮士断腕”式的生态保卫战,使太湖周边数千家化工、建材等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仅宜兴一个县级市,5年间累计关停并转化工企业500多家、琉璃瓦企业300多家。
关停过后,继之以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综合整治工程。仍以宜兴为例,全市累计封堵排污口近400个、拆除围网养殖3.2万亩,修复生态湿地1.6万亩、建设生态防护林5.5万亩。
5年治太,历程艰辛。太湖水质改善了,磷氮浓度大幅度下降了37.6%和22.4%。监测数据显示,几条主要入湖河道基本消除劣五类水质。如今的张阳村,山峦含翠,溪流清澈,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当年开矿的村民李小元承包几十亩林地种上了青梅,他说,村里如今空气好、环境美,在镇上教书的女儿也更愿意回村里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