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甘迪勒:尽管美国在页岩气革命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要全面推广和应用页岩气技术还面临很大阻力。目前开采页岩气的方法仍处于初级阶段,开采过程会对环境构成巨大破坏,甚至污染人们的饮用水源。因此,就目前来看,很难做出页岩气革命已经获得成功的结论。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页岩气革命并不会对中东石油输出国家构成明显威胁,因此也不会对中东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造成太大改变。因为中东石油主要销往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这些石油消费国家的需求相对稳定,而中东对美国的石油出口所占份额有限。因此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除了减少自身的能源进口以外,不会对中东国家的石油出口造成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包括沙特和阿联酋等在内的阿拉伯国家,除了继续提供大量的油气出口以外,也正在积极寻求核能和太阳能等新型未来能源的研发,进一步提高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林伯强:一个国家的能源独立不是说这个国家所有的能源消费都自给自足,而是说这个国家对外依存度可控,其宏观经济、社会稳定和外交政策不为能源依存所影响或称绑架。国际能源署预测,美国得益于国内页岩油气的发展,2035年时将实现天然气净出口,石油进口可能降低到30%左右,我认为届时就意味着美国能源独立基本实现。美国未来实现能源独立的影响目前还难以评估,但是,看看一直以来美国为其能源安全做了什么,就大致可以得出相关结论。最重大的冲击应该是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会因此产生变化,美国将摆脱对中东能源的严重依赖,能源进口逐步回归美洲地区。
对中国来说,能源安全外部环境面临新的不确定性,有可能放大我能源安全外部环境风险。美国实现能源安全,对全球能源供需稳定是利好,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在全球能源通道安全、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还是作出了一些积极努力。一旦美国实现能源独立,是否依然维持这种努力,或多大程度上维持这种努力很难说。因此,为了保障能源安全,能源外交必然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环节。
美国要取代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头把交椅地位为时尚早,但美国页岩气革命的示范作用给欧洲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可能
伊戈尔·尤什科夫:最近的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有舆论提出将美国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和乌克兰,但其实稍加分析就知道这种建议并不现实:首先美国并没有足够的液化天然气工厂提供欧洲所需要的能源量,其次考虑到遥远的距离等因素,成本将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没有国家级能源企业,如果无利可图,美国政府无法仅靠政策指使企业向某地出口天然气。相反,俄罗斯在欧洲的供气早已有成熟的管道系统,每吨液化天然气能够比美国低200—250美元左右。目前,美国虽已超过俄罗斯成为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但要取代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头把交椅地位为时尚早,页岩气暂时也无法作为美俄争端中的贸易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