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2016年是VR元年,那2021年则是当之无愧的“元宇宙”元年。
早前,“元宇宙”概念就从科幻小说《雪崩》中爆红。尼尔·斯蒂芬森在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沉浸式的、连接的共享虚拟世界。
今日凌晨,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正式宣布:Facebook将更名为“meta”。新名称“meta”来自于科幻词语元宇宙metaverse,意思是包涵万物无所不联。
一时间,“元宇宙”概念再次出圈。
“元宇宙”概念爆红,被称之为元宇宙“入场券”的VR似乎也被盘活,或将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迎来真正的爆发。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AR/VR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及场景中落地开花。据《IDC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IDC Worldwide Semiannual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Spending Guide)显示,在预测期内(2018-2023年),中国VR/AR相关支出最高的商用行业依次为零售业、建筑业和流程制造业。5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最高的3个商用行业依次为零售业、公用事业、证券与投资服务业。
以建筑业为例,长久以来建筑行业存在如下两个痛点,一是建筑效果未知,二是工程质量控制难。建筑效果位置指的是建筑效果不可预测,施工方很难把握设计示意图,客户难以预知施工状况;工程质量控制难是指建筑过程缺乏统筹规划与项目组之间的沟通,难以控制工期、质量和成本。BIM+VR/AR模式的出现,能够在原本BIM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加强了可视性、具象性和交互性。
BIM+VR/AR,技术融合重塑建筑行业
自2002年BIM技术问世以来,不断与多种新型技术相融合,迸发新的活力。BIM也面临着很多的痛点,BIM模型在实际建设中,存在因地形地貌等多种客观原因而导致的细小变化,而随着建筑的不断建设,这种细微的误差会不断累积,最终影响整个建筑的形象,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建筑的安全。
而VR/AR行业中的3D扫描技术,可以极大地规避上述情况的发生。在建筑物按照BIM模型建设时,在每一个阶段中,采取3D扫描技术对已完成的建筑物进行实景扫描,然后将BIM虚拟模型与扫描的实景复刻模型进行比对,可以清晰的确认虚拟模型与实景模型的差异,有效帮助下一阶段建设顺利进行。
以VR/AR技术为桥梁,架起现实与虚拟的连通。技术上的融合,将极大减少建筑行业中模型与实体的建设误差,有效节约工程量,节省建筑成本,提升建设效率。所以BIM+VR/AR的融合,在新基建发展的当下,成为了业界首选。
BIM+VR/AR,可视化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以盈嘉互联自主研发的智慧空间操作系统BOS(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为例,盈嘉BOS将BIM+VR/AR有效融合,打造了全新的可视化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完善了某地综合交通枢纽。该综合交通枢纽庞大复杂,其中设置了10余个站台,和20多条股道,年发送旅客达到5000万人次。站内连接了公交、地铁、出租、长途客运、小汽车等城市交通形式,旅客在站内就可以享受“零换乘”的便捷,利用盈嘉BOS智慧空间操作系统,系统内可视化显示进站、出站的人流情况,大数据计算后,给出人流换乘最优路线图,实现“上进下出”的人流管控,方便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节约了换乘时间以及节省了整体建筑面积。最终,帮助该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占地面积少、利用效率高、换乘方便、组织合理的综合交通枢纽。
某综合交通枢纽可视化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BIM+VR/AR赋能的综合交通枢纽,在建立空间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以二三维、可量测实景等方式的空间信息展示、实现车站物理空间展示和AR隐蔽工程展示功能。利用发布的数据服务为平台应用和科研场景提供多种格式的空间模型数据内容和可视化,包括诸如核心设施设备BIM 模型及展示;轻量化空间结构和组件的三维空间展示;二维平面图展示,包括对站台、站厅层的空间布局的平面展示;车站空间沉浸式体验与车站改造效果预览;站内水、电、网等隐藏工程的透视查看和设备属性在现实环境中的信息叠加展示等。
同时,结合VR/AR及隐蔽工程透视技术,观察对比构筑物内部管线走向、位置关系、埋深等空间信息,对可能存在的管线冲突、设备干扰、空间隐患等情况进行模拟演练,实现对设计、施工、运维过程的空间数据服务支持。并且,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轨道交通隐蔽工程的现场施工、维护的难度。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正快速普及推广,相关政策的出台更为BIM技术的广泛和深度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BIM技术不仅渗透到了建筑设计领域,更是在建造方式上改变了传统的施工方法。BIM技术与VR技术的结合,在设计前期方案评审中有助于规避设计风险,并在施工中进行三维方案模拟,模拟存在安全风险的方案,减少事故率,提高整个项目管理的水平。以BIM+AR/VR产业数智化为目标,或将开创视觉技术场景化的全新商业模式,加速推进建筑行业转型,辅助智慧城市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