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氧为伊朗客户定制的12万立方米每小时的特大型空分设备装船起运。
浙江日报讯“杭氧根据客户要求研发生产的12万立方米每小时的特大型空分设备,上月底完成了装箱发往伊朗。”在前不久结束的“现代煤化工装备国产化”对话活动中,杭氧集团发布的这条消息着实让在场的专业人士吃了一惊。
空气分离设备,是通过液化、精馏等方式从空气中分离出冶金、化工、石化、航天等支柱产业必需的氧气、氮气、氦气等工业气体,这些气体因其重要性被称作“制造业的血液”,而空分设备则是制造血液的“心脏”。
其实,今年对空分设备厂商来说并不是顺当的年份,受宏观环境影响,对工业气体有较大需求的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近期均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节能降耗等政策压力,对公司下游用户的空分设备需求量和用气需求量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保证新技术和更高等级空分设备的制造,“今年上半年,杭氧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了84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4%。”杭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陶自平说,这都是为了在宏观经济困难较多的情况下,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增加企业竞争力。
7月3日,由杭氧研制的8.7MPa离心式高压液体泵、配套12万等级空分设备的高压液空节流阀进行了低温联动试验。此次两项技术的联动试车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进一步推进了大型空分关键部机国产化进程。
有核心技术当锚,也就有了迎战风浪的底气。今年初杭氧接下神华宁煤6套制氧10万立方米每小时的空气分离设备的设计、供货和服务标的,平分了总额近40亿元的空分行业“全球第一单”。
除了设备领域攻城掠地,杭氧在国内中小型用气市场的开拓同样风生水起。“事实上,大多数需要空分设备的客户要的并不是设备,而是其生产的气体。既然这样,干脆让杭氧来投资设备,给客户提供所需的气体。”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明说。
空气分离设备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大型成套设备,一套设备不仅需要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投资资金,而且设备的运行管理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的队伍。但并不是每一个工业气体用户都有能力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投资将用户和杭氧长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互利共赢。”
“这两天单位的公车都叫不到,司机师傅都被销售部门请去出外勤了。”陶自平说,随着业务模式的更新,最近一段时间,杭氧的设备和工程订单在逐步回升。到目前为止,杭氧已经为江西、湖北、河北等15个省市的26家企业建成或正在兴建“气体工厂”。
不过,杭氧的“野心”更大:到十二五末,杭氧计划“卖气”的业务要占到集团销售的一半,气体的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左右。
从单纯制造向制造服务全面转型,新模式改变的是杭氧人几十年的产业格局。除了空气分离设备的制造,整个集团开始向工业气体全产业链进军。上游,杭氧开始涉足工业气体成套设备的总承包,制造业企业要用气,杭氧提供“交钥匙”服务;下游,杭氧大张旗鼓地四处投资气体工厂,哪里要用气,就往哪里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