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那科 CRX-10 iA新型协作机器人
发那科用这款震撼新品宣告了对于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发力,而随着其他机器人本体企业也纷纷布局该领域,不得不说近年来协作机器人已成为机器人行业中最火热的一颗新星。
百变干将,脱颖而出
协作机器人的日益兴起, 意味着传统机器人必然有某种程度的不足,或者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相较于传统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的优势:
· 协作机器人冲破了安全护栏的限制,又不受固定地理位置的约束;
· 随着实际的需求,只需简单编程和训练,就能够在不同地方快速适应新的生产任务,因此能够较好地支持柔性生产模式;
· 因为独立性强,即使出现故障也能迅速由新的机器人来补充,使生产流程的灵活性更高。
目前,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3C、食品、家电、医疗行业等,尤以汽车和3C应用最为广泛。协作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实现不同行业智能化、定制化的生产,正是因为协作机器人本身具有更广的应用面和更多的可能性,它能满足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快速等传统机器人难以企及的新兴制造需求。 而正是因为协作机器人本身所具有的这些优势,使其在机器人行业整体下滑时期不跌反升,前景可观。 据公开数据显示, 2018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5559台,同比增长超50%,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占比4.04%,同比上升0.95个百分点。GGII预计,2019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占比有望达5.5%以上,2020年有望达到7%以上。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群雄争霸,优化性能才能乘胜追击
近年来,伴随着人机协作之风的兴起,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十分迅猛。小型化、轻量型协作机器人,其灵活高效的生产模式、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理想的投资回收周期,降低了企业自动化改造的门槛,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更愿意通过协作机器人来实现降本增效。 伴随着风口的来袭,机器人企业之间的战火也打响了。当前,协作机器人还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相比成熟的国外市场,协作机器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想要抓住风口一蹴而就企业应该从协作机器人的三个最根本特征 “易用性、安全性、成本” 出发和优化。
据GGII与优傲机器人联合发布的《2018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显示,单纯从技术参数的角度来看,国产协作机器人在负载重量比、重复定位精度、重量、易用性等方面,部分技术指标已经接近国外厂商的水平。不过,在安全性、可靠性和长时间运行稳定性方面,则与国外产品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便是国内厂商在相关安全认证方面的不足。目前国内厂商在安全认证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相对缺乏如欧盟CE认证、北美NRTL认证等核心指标。
相较国际市场而言,国内的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时间短,速度快,由此也造成产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仍然有较大的追赶与提升空间。
对于国内的协作机器人行业来说,应该借鉴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应用为强化自身产品带来启发。而在深圳工业展机器人及3C装配自动化专题馆(11号馆)里将迎来众多国内外大牌协作机器人企业同场竞技,以3C行业的应用为示例,延伸至电子、医疗器械、家电、汽车及零部件等众多行业应用:
川崎 展位号:11-C33
川崎duAro双腕机器人单手臂最大搬运重量可达2Kg,定位精度高,将最大限度满足3C电子行业需求。duAro可由一台控制柜操作,仅需1人完成简单安装,设置在同轴上的2个手臂还实现了双手臂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作业的突破性进展。当duAro与工人协同作业时,只需选用低输出马达、减速功能即可,一旦机器人与作业人员发生碰撞,将通过冲突检测自动停止运行,确保人员工作安全。
艾利特 展位号:11-M06
艾利特开发出EC75/63/66/612多款协作机器人产品,并已实现量产,拥有较强的工艺适配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交钥匙方案”。作为具备“性价比、自主设计保障稳定性以及自重负载比”三大特性的轻量化、小型化的人机协作机器人,尤其适用于汽车、金属加工、注塑和3C行业的装配、大扭矩拧紧、机床上下料、物料检测、物品取放、堆垛和拆垛、打磨和抛光等领域。
新松 展位号:11-B17
新松研发的多可系列协作机器人具有集成部署成本低、满足人机协作生产需求、操作简单、适应柔性化生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3C、食品饮料、航空航天、金属加工、医药等行业。目前多可系列协作机器人已上市单臂协作机器人、双臂协作机器人、复合协作机器人、桌面式协作机器人共计10余款产品,其产品技术已达行业先进水平。
锁定2020 ITES 深圳工业展(第21届SIMM机械展),2020年3月30日-4月2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新馆),更多协作机器人新技术、新趋势抢先知!
展会咨询:
王先生18923746691
座机:0755-83477943
邮箱:mkt51@simmexpo.com
李先生
座机:0755-83458748
邮箱:likun@simm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