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目前14亿人口,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的卫生人员总数是1175万,全国就业人口除去卫生人员数量为7.65亿,在校大学生总人数2700万当然还包括退休和中小学校学生的人数总数。而口罩作为消耗品,怎么估算需求量也不会低于亿万级别。
产量大国,却难填市场需求
2018年全年我国各类口罩产量数据增长表(来源: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
从表上可看出,2018年全年我国各类口罩总产量为45.4亿个,占当年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疫情爆发后在国家倡导下,医疗防护企业更是全面复工,可为何口罩仍然十分紧缺?
首先,企业即使复工,但员工到岗是一个难题。疫情的爆发正好遇上了春节假期,又因为假期调休和疫情防控的需要,大部分工厂流水线上的员工都滞留在外地回不来,产能也大打折扣。而疫情期间招工不仅要考虑工人安全防疫更要支付大量的人工成本,这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又是一个艰难的决策。
其次,全国有相当大一部分口罩厂商都是民营中小微企业,甚至有不少都是“一户一厂”的灵活形式,所以日常对于原材料不囤积,设备满足生产即可。而面临需求的突然增量,企业在设备和原材料方面出现巨大缺口而无法大量产出。
更严重的是,疫情还导致很多产业供应链断裂。全国各地大部分企业都有很多外协零部件供应商,大家都会面临工人短缺、材料短缺、部件短缺的问题。而地域不同也导致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互相匹配极难,加之疫情期间的企业物流运输几乎停顿。供应商原材料、零部件进不来,复工生产后产品又运不出去。
可以看出大量制造企业开工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如何恢复供应链,作为全产业链交流平台的ITES当下立即展开调研对接工作,希望帮助制造企业快速对接需求,尽早复工复产。
2020年2月5日,由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发起,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广东省医疗器械管理学会、ITES深圳工业展共同发起的广东省医疗器械智能生产服务平台经讨论后开始对应急医疗器械设备、原材料、机加工等供应商进行洽谈整合。2月7日开始试发行应急医疗器械生产供应商名录,2月10日正式上线。经过每日的更新,截止到2月18日已经扩容名录到353家,其中包含企业所关心的口罩等各类设备商,熔喷布等原材料商,额温枪传感器等零配件商,环氧乙烷灭菌等服务商,基本上满足了通过平台寻找上游产业链的企业需求。
广东省医疗器械智能生产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快速对接需求
危机也是转机,智慧工厂来助力
供应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制造企业依然受困于人员复工的难题。在疫情重创下的制造业,却有一批生产企业安然无恙并保有稳定产量,而为他们带来保障的,除了口罩和各种防疫措施,还有遍布各道工序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智能装备。面对疫情,“智慧工厂”展现出其独特优势:覆盖全厂的智能制造,不仅提升生产效率,更在特殊时期,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稳产高产的有效平衡。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复工复产人员聚集风险是防控难点。而依托智能化升级建设的智慧工厂就是“机器人打主力”,无人或无接触(机械人)加工体系避免了工人扎堆增加感染风险。其次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制造数据,可对设备运行实时监控并预警,无需要大量人工坚守,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
而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控制系统作为工厂智能化的重要环节,高效地利用数据去掌控物流供应链各端。从货品的运输和配送、智能化的仓储管理、包装搬运等不同的制造环节协同运作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企业受困于供应链、物流而拖慢了生产的步伐。
经过此次疫情后,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应该对智能化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越是逆境,越要发展,伴随各级政府对复工复产出台的扶持政策,也可以看到有更多企业正进入有序恢复生产的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疫情将很快受到控制,伴随政策扶持和自动化生产的布局建设,制造业也将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