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会展中心  培训  电机  西门子  工控  服务机器人  阀门  变频器  氢气,加氢站  PLC 

医药企业众生相,新冠疫情下的“智能制造”观

   日期:2020-04-21     来源:工控之家网    作者:工控之家    评论:0    
核心提示:通过此次新冠疫情,对最直接的卫生、健康、医疗、医药及其制造业的影响会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也是很深刻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甚至全年的经济形势都会受到影响。短期来看,制造企业会因为用工困难、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诸多原因而陷入暂

通过此次新冠疫情,对最直接的卫生、健康、医疗、医药及其制造业的影响会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也是很深刻的。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甚至全年的经济形势都会受到影响。短期来看,制造企业会因为用工困难、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诸多原因而陷入暂时的困境;但诸如制药和医疗器材等行业,则会迎来一段时间的刺激性发展。

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汤继亮接受采访时谈到,“通过此次新冠疫情,对最直接的卫生、健康、医疗、医药及其制造业的影响会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也是很深刻的。”

                                                                

image.png

                                                           

在疫情应对过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多次提到将大数据技术作为防疫新手段。可以预见的是,新冠疫情结束之后,我国许多城市将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区域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动态实时地抓取医院在线诊疗数据,同时建立自动化的大数据监测模型,分析各级各类医院门急诊异常就诊病情,为城市的决策者提供智能的卫生健康管理决策支持。

那么,从智能制造角度来看,此次疫情对医药行业有哪些影响和启示呢?

汤继亮认为:“经此一‘疫’,我们所认知的‘智能制造’不能只是单纯的智能制造,它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甚至全产业形态的命题,它需要更大程度地融合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贯穿到研发、制造、服务等应用的方方面面。

此次疫情对于医药行业正确认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范围与深度都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尽管这次疫情对我国制造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使得各行业真正看到——必须通过加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体系的建设,改变目前传统生产方式与产业形态的迫切性。对于医药行业,更是一次打破单纯形而上学和应付性的药监思维,真正着力推动医药行业科学发展的有利机会。”

1、新冠疫情给医药行业的扪心一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医药行业有制药企业近七千家,医疗器械耗材一万五千余家,如果算上保健品企业、药妆品企业、流通企业、代理商、零售店数量就更加庞大。

新冠疫情爆发的一个多月里,疫情抗战中涉及医疗防护用品、消杀用品、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五大类、100多个品种,总体可以满足疫情抗战需要。短缺的则主要是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重点防护用品,为客观上需求急增所致。

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诊断试剂、治疗药物、疫苗、防护用品等医药相关产品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image.png

在目前尚不确定的抗疫周期里,医药企业们如何快速、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薄弱的企业来说,如何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对专业医药研究单位在基础药品研究、危急药品研发等工作方向上有哪些启示?是此次疫情给予他们的扪心一问。

汤继亮表示,“通过这次疫情,可以让企业更加看清数据与信息的积累、分析和应用,即所谓大数据技术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看清自动化、信息化、少人化乃至无人化和智能化生产方式的重要性和价值;看清所谓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价值;看清建立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概念和从云到端产业形态基础上的分布式协调化生产与管理模式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数据和信息的价值,人们在平时状态下并不会有深刻理解,往往是把它们看成是学术界的语言。通过这次疫情的严峻形势与后果,相信我们习惯于保守与应付思维的医药行业同人们会有新的认识和觉醒。”

另外,这次疫情,对专业医药研究单位也是一次有益的警示。国家的专业医药研究单位和人员,包括有关医药大专院校,尤其是国家重点科研单位,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重视医和药的基础研究工作,重视重要和危急药品的研发工作,不能再把工作重点放在以“经济指标”为目的、彻底改变普遍以所谓“产业化”为名义、“商业化”为实的低水平、短视化科研方向上,更不要再等病疫发生了,才匆匆忙忙做应急药物研究,而无法及时拿出真正有效的药物。

实际上,2019年8月麦肯锡发布的《中国医药企业转型之路》分析报告,已将医药创新、卓越生产、数字化转型和组织力提升作为中国医药企业转型的四大关键词。这其中,卓越生产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是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两大抓手。

2、疫情成数字化水平试金石

在汤继亮看来,“医药制造业一向比较特殊,它既不是完全流程化的,也不是完全离散化的,混合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信息化和自动化应用更加复杂。”整体来看,医药行业的数字化水平距离一些领先的行业还有较大差距,但并不意味其要求不高。因为医药行业的发展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数字化技术是衡量医药企业的发展指标之一。

镁格生物副总经理屈小丰告诉记者,中国的制度优势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再次表现出先进性,能在春节长假的不利因素影响下最快速度恢复产能并最大程度统筹供给,说明了政府对医药企业的监管和引导有力。但反过来,医药行业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企业响应政策顺势发展的能力相比纯市场化的B2B、B2C应该具备更大优势。

                                                    

image.png

                                           

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医药企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还较为落后,此次疫情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医药企业数字化水平的试金石。

对于诸如云计算、AI、大数据等新技术对医疗器械企业影响,屈小丰表示:“这些新兴IT技术在实现远程办公、减少产线工人等方面有着其独特优势,但对于制药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还有一些区别,药品生产相对容易实现自动化,且规模相比医疗器械大一个数量级,对于医疗器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智能化升级只能是逐步提高的过程,很难跳出行业大环境迅速提升。”

以医疗耗材之都河南长恒为例,长垣拥有各类卫材企业70多家,经营企业2000多家,平时占据全国市场销量50%以上,全国各大医院覆盖率高达75%以上。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面对暴增的医疗防护物资需求量,长垣42家口罩生产企业陆续复工,企业产量增至平时数十倍,而产能的增加基本来自于工人轮班上岗、机器24小时不停工。

3、“智能制造”赋能的产能提升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直辖市——重庆,同样面临着医疗防护物资急剧增加的需求。对于子钦生物、佰纳医疗等重庆本土企业来说,如何从现有业务模式、产品设备中生产最急需的防护产品,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紧迫问题。

重庆的做法是协调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专家团队,帮助医药企业快速复产和优化产能。

在子钦生物,它有两条旧的口罩生产线,其结构形式、控制方式、耳带绕线方式、控制点位与目前的生产线都不一样,如果要实现复产,需要全部重新安装、调试,涉及机械、电气、控制等多个专业领域。

在佰纳医疗生产现场,3条正在安装调试的口罩生产线均存在故障无法正常生产,且故障可能发生在机械、控制、气动、装配等多个环节,排查难度较大。

在重庆机电智能制造公司技术团队的支持下,这些平时奋斗在智能制造一线的工程师,克服了设备陌生、生产线技术资料缺失、现场原材料短缺、部分线路标记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就地取材,成功解决了口罩生产线鼻梁压带输送器卡阻、口罩罩体切口不规则、静电消除器输入端卡阻、耳带压接工位罩体进料不规范等问题,并对耳带压接工位冷却气流影响罩体定位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口罩产线复产,并通过调优提升口罩生产产能。

据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先广介绍,经过紧急的排障和优化产能,子钦生物的口罩生产速度可以从45件/分钟提升到110件/分钟。

对于总部坐落在湖北枝江市的奥美医疗来说,其在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方面的积累,也帮助其在应对此次疫情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奥美医疗信息工程中心总经理徐铁告诉e-works,面对疫情的突发需求,奥美医疗调整了原定的春节放假计划,口罩、防护服产品生产线上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放弃休假,于1月21日返岗生产,并将原来的一班或两班调整为三班,设备24小时连轴运转,实现产能最大化。此外,奥美医疗在内部生产紧密运转的同时,也把管控重点放在原材料的供应上,在当前原材料供应有限的状况下,协同卫星工厂设备连开,并扩大采购渠道,保障生产线上原材料的持续供应。

                                                               

image.png

                                                                     

在徐铁看来,紧张的生产能够正常运转,持续保持最大化的产能,与奥美医疗在信息化、智能化上积累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尽管很多产线工人返岗生产,但因为湖北疫情严重,仍有不少核心业务岗位的员工无法回到工厂。

得益于奥美医疗一直以来平稳运行的ERP、MES、远程办公系统以及网络环境,生产部门可以与采购、PMC、销售等业务及时、有效的沟通,为应对因疫情造成的突发性市场需求提供有效、可靠的运行支持,保障产能持续最大化,平时苦练的内功发挥了保持稳定生产的作用。

4、加速数字化建设成行业共识

除了前述医疗器械企业,包括华润三九、江中制药等制药企业的相关业务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智能制造技术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应该说,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当前包括医药行业在内制造企业的共识。

在营销方面,疫情对医药企业的线下业务影响比较大,医药产品的学术营销萎缩,而OTC非处方药业务在线上发展机遇巨大。这会极大考验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水平,也将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度。

在生产方面,多数医药企业因为疫情面临着人手不足和产能不足的情况,也会出现某类型药品产能不足、其他产品产能过剩的情况。从企业发展角度,这种突发的变化会倒逼企业将智能制造建设纳入企业规划中:一方面需要更全面了解企业设备、产线、产能等现场情况,摸清家底、全面调度,最终实现数字化企业;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加速机器代替人的进度,减少人员不足带来的影响。这个时候智能工厂就会发挥很大的价值,通过柔性制造快速调整产线,继而响应市场急需药品。

在物流供应链方面,只有构建全面数字化能力的医药企业,才能从计划角度快速知晓企业在制、库存、在途的情况,并在发生变更时及时反馈到各对应人员。

同时,因为疫情带来的物流方面影响,尤其是线上业务暴增,且线上业务呈现量多单小的特点,在自身物流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与京东、顺丰等专业物流企业合作,补足最后一公里的短板。

作为中医药生产企业,正大清江的清开灵滴丸在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症状时舌下含服或吞服,可以起到抗病毒、防治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江苏正大清江制药CIO孙思洲告诉记者,从2020年1月份的清开灵滴丸的销售情况来看,需求有了明显的提升,相对去年同期的销售量提升约70%。

image.png

孙思洲同样认为,此次疫情将加速医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医药生产企业既要避免在疫情期间的人员交叉感染,又要保证在疫情期间保证市场药品的正常供应,这将会助推医药行业的数字化甚至智能化转型的步伐。

据媒体报道,河南省数家银行在得知长垣卫材生产企业急需高效、低成本融资支持情况后,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简化授信并放款3亿元。同时,河南省财政系统专门安排200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多家金融机构在最短时间内为长垣卫材生产企业授信合计7.68亿元,解决企业保质保量提升产能的后顾之忧。

疫情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最大限度保障一线医疗物资供应,是战“疫”过程中大家都乐见的情形。而疫情终将结束,当供给市场回归正常,更应该留给企业一些关乎智能制造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启示,特别是对于自动化与信息化基础都还比较薄弱的中小型医药企业。

作为工信部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汤继亮坦言:我国医药行业的“智能制造”探索工作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当疫情结束,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医药企业在实现智能制造进程中有所探索和落地,帮助他们在有关难点和要点方面有所突破,真正能形成一定的亮点和示范作用,树立行业真正的信心。

 
打赏
 
更多>同类环保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环保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