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烧结厂承接的《布鲁姆湖铁精粉(BLC)烧结性能试验研究》第一阶段成果已成功交付美国克里夫斯公司。
时光倒回至今年4月,这是一个对烧结厂乃至整个武钢都值得记录上史诗的时刻———烧结厂首开技术出口转让先河,武钢历史上第一次向国外输出原料使用技术,合同费用高达90万加元!
权益矿中寻玄机
中国是贫矿国家,武钢传统的自有矿山相继面临“吃干榨净”。“走出去”找矿,成为位于中原内陆、铁矿石自给率一直较低的武钢的必然抉择。
“武钢在海外参股或控股的可控的稳定铁矿资源,也就是权益矿应运而生。”烧结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用好权益矿,是公司效益的重要来源。可老外不糊涂,他们肯出让的铁矿资源,大多是“非主流”,加拿大BLC粉就是典型代表。一方面,BLC粉具有铁品位高、含硫量低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亲水性、成球性差,影响烧结台时产量的缺陷,国内外其主要用户配用比例均不敢超过10%,形成了一种“米好难下锅”的尴尬局面。
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方向:权益矿能否变成赚钱的矿,首先要看烧结能否用好、用足。早在2010年,烧结厂就开始研究BLC粉等权益矿在烧结生产配用中的高效化利用,取得了可喜成果。
该厂分别与武钢研究院和中南大学合作,测定了武钢烧结常用铁矿粉的各种性能,并独立开展BLC粉等权益矿在武钢原料条件下的配矿试验研究,2012年,率先在国内外将BLC粉在烧结生产中的配用比例提高至20%以上,权益矿用量也由2011年的591.93万吨提高到618.16万吨。
目前,该厂已形成一整套权益矿的使用技术,近三年产量均大幅超过设计产能。今年前10个月,该厂在创纪录生产1584.72万吨入炉烧结矿的同时,已消化权益矿526.94万吨。
技术输出创效益
2013年4月,武钢与美国克里夫斯自然资源公司签订了BLC粉烧结性能技术合作合同。除了确定BLC粉和其他矿粉的相关化学成分,BLC粉与其它原料搭配的相关制粒特性和烧结性能外,合同还要求开展在武钢烧结厂条件下及亚洲典型烧结厂条件下的烧结杯试验、工业试验;并编制出用于产品推广的技术手册,为全球钢厂详细描述优化使用BLC粉的方法和效益。作为报酬,由美方支付武钢9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逾500万元。
至此,武钢历史上首次实现向国外输出原料使用技术,而烧结厂继去年11月修订全国《铁烧结矿》行业标准后,第一次享有为全球钢厂编制操作手册的殊荣。截至目前,双方已进行了三次技术交流,前期工作受到美方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然而,收获的远不止500万元。烧结厂借机发挥,将实验室搬上烧结机,组织科研人员到生产车间调研,了解生产中重难点。2012年,该厂发表技术论文同比增加700%,上百名职工参与烧结大工种教材初稿撰写,为该厂大范围地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摸索出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