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工业互联网的布局,几年前就已开始。早在2017年,国家、省、市相继出台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前谋划、抢先布局。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体系化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覆盖范围规模也在逐步扩张。
从整体来看,基础电信企业积极构建面向工业企业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高质量外网,已延伸至全国300多个地市。与此同时,针对“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研究与场景应用的探索也已取得了有效进展,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启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其布局速度加快是必然趋势。例如,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为促进中央企业资源共享和产业链生态建设提供支撑,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正在成为长三角产业合作的核心和智能制造的驱动器。
8月19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白皮书(2020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据《白皮书》显示,据测算,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规模达到3.41万亿元,名义增速达到22.14%,占GDP的比重为3.44%。预计今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7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升高至3.63%,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动力。
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也是业内人士关注度高的一大热点。毋庸置疑,“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技术以及创新应用,为企业提质增效带来了全新路径,浪潮基于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利用一体化的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自身、合作伙伴以及更多行业的转型升级赋能。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5G出现之前,碍于技术的限制,受限于实时传输、连接数量等方面的问题,工业互联网远远未能发挥自己的“威力”。正是5G高稳定性、超大带宽、海量数据、超低时延的特性,让它成为工业互联的通讯管道,开辟了万物泛在互联、人机深度交互、智能引领变革的新征程,催生了诸多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经济释放出无限潜能。
国内工业物联网建设,可以用“优劣并存”来形容。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制造支撑产业薄弱、跨行业构建平台能力不足、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工业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不足、开源社区和工业互联网APP开发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但制度优势是在于统筹规划下的目标导向和精确发力,已经政企合作、企业重视的良好环境。
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的落地,也进入了“加速跑阶段”。例如,安得智联、美云智数、KUKA中国等不断深化完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融合发展IoT和工业生态圈等路径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美的工业互联网矩包含价值链企业云、机器人与数字化、“云+数+智”一体化智慧物流等多个方面。
当然,作为互联网、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体系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网+、智能制造两化深度融合的必然演进成果。尤其是在经贸全球化的今天,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升级和应用拓展无疑为传统制造业实现新的“盛放”吹来了一股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