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制造强国规划战略发布以来,在制造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不断进步,我国制造业也已经逐步由传统制造向信息化制造,智能数字化制造转型。
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到2025年,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十年之约已经过半,我国制造业是如何走向信息化道路的,又如何走远这条信息化道路呢?
政策分析
2015年,国家颁布《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分三步实现制造业变大变强
工信部提出《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至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强调到2020年底,要初步形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自2015年将信息化作为制造业十年发展战略要点后,政府部门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实施,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数字孪生、信息物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被不断的提出。
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平衡,工业上云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不仅体现在生产设备的薄弱,还体现在信息技术的阻塞,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受限。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设备数字化率为48.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0.8%,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50.5%。其中装备制造业工具普及率最高,消费品制造业工业云平台应用率最高,原材料制造业整体上云水平较高。
未来制造业信息化重点领域
数字化工厂
通过建设工厂大数据系统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提升工厂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比如得力携手MES供应商浙江文谷科技成功打造了一线智能制造的数字化工厂。
工业物联网
通过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形成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客户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联接。比如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根云平台,是独立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面向设备健康管理提供端到端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和服务。
人工智能制造
利用人工智能,如通过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实现智能制造。比如海康威视的人脸识别、行为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钱江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等一批智能机器人,阿里云OS等通用性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等等都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体现。
在产业数字化,制造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多数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包装企业也将会面临产业转型的现状,人工智能,产业数字化在不断推动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包装产业如何更好的拥抱制造信息化,制造智能化,企业应该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扩大整体生产规模,建立完善的生产链条信息化体系,将会是一个长期而有活力的话题。
期待在未来,包装产业能看到人工智能处理生产订单,生产工人与生产数据、生产机器相连接,包装生产设备网络化,包装生产无人化,包装生产效率化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