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爆发的价格战使各激光器厂家毛利大幅下滑,价格偏高的进口产品在以价格为主导的竞争中更显劣势。这一背景下,部分企业做出战略调整,放弃激烈市场,光纤激光器的行业龙头IPG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在逐年下降:2017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52.7%的份额被IPG占领,2018年为49.0%,到2019年这一比例降至41.9%。
从这一趋势来看,随着时间推移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降低,外企在中国的生存环境会愈发艰难。但在2020年财报陆续出炉后,小编发现这一趋势发生了变化。
下半年销售额显著回升 四季度增幅超50%
为更好探究外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OFweek激光网根据2家美国光纤激光器上市企业IPG及nLIGHT的公开财务数据,对每季度中国市场销售额的同比变化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具体表现如下:
图片来源:OFweek激光网
从上图曲线变化可见,自2018年下半年价格战爆发后,IPG和nLIGHT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均受影响,直到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回升势头。其中IPG在第四季度达到了52%的高增速,为近三年最高水平;而nLIGHT四季度同比增幅达22.8%,为价格战爆发后的最高水平。
此外,IPG与nLIGHT的毛利率也在连降多个季度后,也于2020年3季度恢复同比正增长,其中IPG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回升1.6%,四季度毛利率同比回升3.1%,而nLIGHT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回升2%,四季度毛利率同比回升12%。
可以看出,从3季度开始国外激光器厂家在华销售额及毛利率均明显回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激光行业的发展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万瓦爆发奠定增长基础 老客回头推动业绩回升
如果说2019年是万瓦激光的爆发年,那么2020年就是2万瓦的爆发年。在2020年,曾经备受争议的万瓦级激光器几乎已经成为每个企业的标配,与此同时2万瓦激光器销量大幅增长,3万瓦激光器也逐渐开始出货。不论国产还是进口品牌,都搭乘万瓦的东风获得快速发展。目前千瓦级的激光器国产化率日益提高,但万瓦激光器领域IPG依然表现强势,其中2万瓦激光器2020年出货接近整个市场的50%。IPG下半年的业绩回升,万瓦激光器起着重要作用。
除万瓦爆发外,老客回头对IPG的业绩回升同样功不可没。据OFweek激光网了解,武汉某设备集成商多年来一直以IPG为主要供应商,2018年后采购额开始下降但仍有近千万水平,2019年采购额仅剩下几十万。而到了2020年7月,原本渐行渐远的客户突然回头,大量采购IPG激光器,仅下半年的采购额就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采购额。
这些回头的客户表示,更换供应商之后虽然采购成本降低,但也意味着系统产值下降,利润变薄。同时由于更换供应商造成系统故障率增加,维修和售后成本也随之增加,两年下来几乎没能赚到钱。IPG方面表示,在2020年下半年,类似这样的回头客户在华东、华南市场还有很多。
可以说,老客回头既推动了IPG业绩回升,同时也向市场传达出明确的信号:价格将不再是最重要的指标,品质与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何为品质?4kW激光器服役十年初次维修
所谓品质,不是靠商家自吹自擂,而是要实打实地接受工业市场的检验。
十年前,激光器市场主要是CO2及YAG激光器的时代,光纤激光器尚未得到工业市场认可,IPG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早期也主要是向科研院所、高校进行推广。2010年底,IPG与大族激光联合研制4000W激光焊接机并发往浙江慈溪的一家铝制品加工厂。在当时的光纤激光器市场上,4000W属于绝对的高功率产品。
图片来源:IPG
OFweek激光网联系到慈溪市龙发铝罐有限公司的资深员工,向对方了解十年前激光器的使用情况。龙发公司表示:“可以说我们是率先引入高功率激光焊接设备的工厂之一,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优势。激光焊接速度快、质量好,很多别的厂家焊不好的工件都要拿到我们这来做。这台设备从2010年开始用,激光器在2018年底出现一些小问题,但不影响使用,也没有去修。直到2021年1月份我们才联系厂家维修,更换了模块。总体来说,激光器持续服役时间达到十年。”
众所周知,光纤激光器最核心的部件是半导体泵浦二极管,而任何半导体产品都有使用寿命的上限,加上增益光纤等其他部件也存在各自的使用周期,因此光纤激光器不可避免地会在使用多年后出现功率衰减。从目前市面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运作情况来看,使用8年才开始出现功率衰减,使用10年才初次进行维修,属于非常高的品质水准。
当然,单一案例并不代表该品牌所有激光器都能稳定8年不坏,也不意味着进口产品一定优于国产产品,但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国际一线品牌的技术实力与品质水准,一些优秀之处仍值得国内企业学习。
小结:激光器竞争终将向品质聚焦
综合来看,IPG的核心优势可以归纳为电信级的设计理念、强大的技术积累及技术开发能力、全面实现核心零部件垂直生产。
大家都知道,IPG成立于1990年,但初创的IPG并不面向工业市场,而是面向以光通讯为代表的通讯市场。随着2000年通讯行业破产浪潮发生后,IPG果断转型到工业领域,并沿用了通讯时代的设计理念,以电信级的使用寿命标准来设计工业激光器的核心部件。这样的理念确保了IPG产品在核心零部件设计层面的稳定。
而在IPG众多领先的技术中,不得不提分布式单芯结泵浦方案和侧泵浦双包层技术。分布式单芯结泵浦方案的优势在于:多个多模或大面积单发射极二极管组成激光器能量源,任何单发射器泵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余泵组件的性能,因此这套方案可以提高光纤激光产品的稳定性及寿命。据IPG官方披露,其单芯结二极管寿命超过100,000小时。
图片来源:IPG
分布式侧泵浦(包层)技术由创始人Valentin Gapontsev博士和Igor Samartsev博士开发,可将多个泵浦二极管发出的光被高效地耦合到有源增益光纤的包层。泵浦光在包层内进行多次反射,同时不断穿过单模纤芯,在纤芯中泵浦被稀土离子吸收和再次发射。这种简洁的机制以极高的效率将多模二极管光转换为单模光纤激光器光。侧面泵浦技术实现“全光纤”结构,没有自由空间光学器件,无需光学调整或担心光学器件的振动问题,大幅提高了激光光束质量和效率。
图片来源:IPG
此外,IPG是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实现核心零部件垂直生产、全面自供的光纤激光器制造企业。以半导体泵浦二极管为例,对于核心部件依赖外购的企业而言,控制成本就意味着二极管要长期在额定工作电流甚至是超过额定电流状态下工作,这会缩短半导体二极管寿命,时间一长会影响激光器的功率稳定性。如果企业能实现核心部件自产自供,则可以抛开成本压力,通过增加二极管数量来降低二极管的实际工作电流,延长二极管寿命,由此提高激光器的长期稳定性。可以说,IPG的自主生产、自主把控品质,确保了核心零部件在生产层面的稳定。
尽管在过去两年的价格竞争中,IPG等进口产品不占优势,但凭借技术与品质上的底蕴和口碑,贵但稳定的产品重新得到市场青睐。国内企业虽然目前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产品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但依然还有进步空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内激光市场的竞争将从以价格为主导走向以品质为主导,国内激光行业也将重新回到良性竞争格局。未来,低价产品虽然仍会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但要赢得主流市场的认可,必定离不开稳定、可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