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会展中心  培训  电机  西门子  工控  服务机器人  阀门  变频器  氢气,加氢站  PLC 

光伏新一代产品供不应求 业界建议关注柔性化生产

   日期:2021-03-21     来源:工控之家网    作者:工控之家    评论:0    
核心提示:2020年,受国内外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呈现产销两旺态势。光伏龙头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展示出对后市发展信心,但也增强了外界对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担忧。记者采访了解到,光伏产品更新迭代迅速,新一代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此时

2020年,受国内外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呈现产销两旺态势。光伏龙头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展示出对后市发展信心,但也增强了外界对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记者采访了解到,光伏产品更新迭代迅速,新一代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此时龙头企业扩产实则是对低端产能的挤出,是行业良性竞争的体现。业内人士建议,在关注光伏产业上下游市场动态的同时,关注光伏柔性化生产所需的软硬件领域。

利好不断助力产销两旺

近年来,随着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加大绿色发展力度,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中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增强市场对光伏产业的发展信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光伏组件产量124.6GW,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

市场转暖在企业订单中得到体现。东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仇杰表示,该公司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目前下游公司备货情绪积极,公司一季度订单排满,属于满产运行。”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该公司210大尺寸超高功率产品发布仅半年,签单就超10GW,刺激企业加紧生产。天合光能2020年业绩快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26.51%至295.0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2.25%至12.3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集聚地,光伏产品大量出口满足国际市场需求。2020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197.5亿美元,同比下降5%,但组件出口量则达到78.8GW,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3%。业内人士表示,这折射出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规模、成本等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仍将加速扩大,总装机量将达到150GW-170GW。中长期看,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产线升级化解“过剩”隐忧

良好的市场预期增加了企业增资扩产的动力。去年以来,国内多家光伏龙头企业纷纷加快产能扩张步伐。黑鹰光伏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光伏新项目投资超4000亿元,其中单个项目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82个,50亿元以上的有22个,100亿元以上有15个,各组件企业扩产投资总额超1075亿元。

激增的投资也引起了不少人对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担忧,有分析认为,2020年中国光伏全行业新增产能超200GW,一年扩张的产能就超越全球需求。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绝对值看产能总量确实很大,但以“大尺寸+薄片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产品产能则严重不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江认为,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新产品产能扩张势必带来产品价格下行,会给成本较高的老产能带来巨大压力。

“光伏产能永远是过剩状态,没有过剩的时代就没有竞争的时代。”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认为,从光伏产业发展历程上看,那些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企业往往能“剩到最后”,当下光伏龙头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可视作应对市场变局的正常选择。随着二三线小厂加速退出,低端产能也会随之出清。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来,硅料、钢铁、玻璃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春节过后涨幅加剧,折射产业链上下游扩产不同步。不少中下游企业或亏本生产,或拒接订单确保交付。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春节后原材料轮番上涨背后,是终端需求超预期。一方面,硅料属于战略物资,2021几无新增产能,产业链抢料囤货心态严重。另一方面,光伏平价上网推动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持续下降,下游企业对价格容忍度提升。

有限的硅料和充沛的硅片、电池、组件产能构成鲜明对比,反过来刺激上游企业增资扩产。不久前,保利协鑫发布公告称,该公司颗粒硅扩产计划分别在四川和内蒙古地区获重要进展。一旦投产,将有助于平抑行业原材料过快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行业产能过剩,当前供应链上的供需失衡正在加剧行业洗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2月,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各企业签订的长单数量多达30余个,涉及金额超1600亿元。以目前长单签订情况来看,2021年80%以上的硅料产能已被下游企业预订。多位业内人士预测,硅料紧平衡状态或将持续到2022年,那些拥有上下游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具有更强抗风险能力。

技术创新仍然是最大变量

多位业内人士在受访时向记者表示,中国光伏产业从最初代工生产到如今引领全球,技术创新的力量不容忽视。而每一次技术的迭代升级也会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朱共山表示,随着光伏度电价格的下降,未来几年,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将具有更高经济性,从而推动能源格局发生巨变。“随着光储氢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光伏生产的电力可能一大半都用在生产氢能上,且这个变革的速度将大大超预期。”

此外,随着N型电池、叠层电池、高效组件技术、大硅片技术等新技术的成熟,生产所需的设备升级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仇杰表示,照目前的行业情况,光伏组件每两年左右就会产生迭代,而光伏企业生产设备折旧一般以10年计,按行业“10GW产能需要100亿元投资”的惯例看,企业大量资金会在技术创新中“打水漂”。“如大尺寸硅片的182与210规格之争,实际上是新老产线之争。”

业内人士还表示,我国光伏技术研发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在生产制造环节,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水平依旧有待提升。建议市场在关注光伏行业本身的同时,关注与之相关的生产设备、工业软件等领域。

 
打赏
 
更多>同类环保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环保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