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已然揭幕,但从目前各国公布的减排目标来看,要么减排目标与减排要求相距甚远,要么提出有条件的减排。发达国家阵营与发展中国家阵营关于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分歧之一在于,谁来提供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以什么样的机制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两大阵营争执不下,减缓和适应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机制成为温室气体全球治理的重大难题之一。
据欧盟估计,要达到2050年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发展中国家每年所需资金在1000亿欧元。而目前部分发达国家所愿意提供的资金总额大约在100亿欧元,所需资金缺口相当巨大。哥本哈根峰会开幕之初,就有报道预计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4万-1.8万人参加此次会议。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商业界早已嗅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巨大商机,世界各国低碳技术的展览展示也日新月异。这说明,解决全球气候难题不缺少热情和意愿,不缺少减缓和适应所需的技术,难题在于,现有技术如何大规模推广和使用,还有所需资金如何筹措。
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很显然,单凭技术转让和交易的市场机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富裕国家和地区的某些环境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践证明,世界银行机制是援助和支持不发达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机制。解决全球气候治理问题,我们是否有可能借鉴世界银行机制而建立低碳技术世界银行?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并深入研究:如果低碳技术世界银行所存储的不是资金,而是全球低碳技术,结果会怎样?将会对僵持不下的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低碳技术世界银行的运作机制,可以采用买断机制和自愿存储机制。所谓的买断机制,是由全球气候基金(主要由发达国家出资以及世界银行部分援助资金共同构成)买断一些具有普适性的技术,而后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免费提供、推广普及。这种机制既对知识创新有所补偿,又加快了创新推广普及的速度,同时因所需资金量小,又可发挥有限的气候资金的杠杆效用,推进气候文明进程。
自愿存储机制,鼓励企业将低碳技术存储于低碳技术世界银行,由低碳技术世界银行以较低的“贷出利息”负责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推广和利用,拥有技术产权的企业可以分阶段获得低碳技术银行的“利息”,通过对相关技术在短期内的大规模推广和利用,发挥“存储技术”的快速溢出杠杆效应。由低碳技术银行分期支付“利息”,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同时,获取气候收益。
当然低碳技术的“贷出”机制也可以多样化:如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低息或零息”贷出机制,而对欠发达国家实行“贴息”贷出机制,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化的“贷出利息”政策。
由此可见,建立低碳技术世界银行既能兼顾发达国家技术拥有者的利益、保护了技术创新、降低发达国家的气候资金援助支出,同时可兼顾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资金不足、缺少技术的困境,其将有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问题上形成共赢,从而解决发达国家阵营和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的分歧,破解全球气候治理难题。
当然,建立低碳技术世界银行将会涉及到很多问题,诸如如何构建全球气候基金、如何筛选评估低碳技术、如何建立对不同客户群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存贷标准”、如何在世界各国形成共识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