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拖动的生产机械,有时根据加工产品工艺的要求,需要先后以不同的转速运行,即多段速运行。传统技术是采用齿轮换挡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使得设备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故障率高,维修难度大。使用变频器则方便得多,无须增加或改造硬件设备即可实现多段速运行。 一、实现变频器多段速运行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称为端子控制法。这种方法首先要通过参数设置使变频器工作在端子控制的多段速运行状态,并使变频器的若干个输入端子成为多段速频率控制端,然后对相关功能参数进行设置,预置各档转速对应的工作频率,以及加速时间或减速时间。之后即可由逻辑控制电路、plc或上位机给出频率选择命令,实现多段速频率运行。 另一种方法不使用多功能输入端子,仅对相关功能参数进行设置,虽然涉及参数较多,但运行方式灵活,且可重复循环运行。为了区别前一种控制方法,称这种方式为程序控制法。 二、端子控制的多段速运行 在变频器外接输入多功能控制端子中,通过功能预置,将若干个(通常为2~4个)输入端指定为多档(3~15挡)转速控制端。转速的切换由外接的开关器件通过改变输入端子的状态及其组合来实现。转速的档次按二进制的顺序排列,所以两个输入端最多可以组合成4档转速,三个输入端最多可以组合成8档转速,四个输入端最多可以组合成16档转速。由于外接的开关触点都是断开(相当于二进制的0)状态时,无法判断是没有输入命令(输入全为0)还是输入的命令全为0,所以,通常变频器将全为0的状态视为无效。这样,4位二进制命令只能用作最多15档的多段速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