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电机  PLC  变频器  服务机器人  培训  变送器  危化品安全,爆炸  西门子PLC  触摸屏  阀门 

检母线无压重合闸方式在小电源并网通道上面的应用

   日期:2013-03-23     来源:工控之家网    作者:工控之家    浏览:24    评论:0    
1 问题的提出
  在两侧接有不同电源的线路上,为避免因非同期并列造成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线路两侧的三相重合闸通常分别采用检同期方式和检线路无压方式。一旦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由线路两侧的保护装置动作并跳开开关,在采用检线路无压方式的重合闸重合动作,将本侧开关合上后,若线路两侧电源仍未失去同步,能够满足同期并列的条件,则采用检同期方式的重合闸动作,合上本侧开关,线路恢复供电。显然,线路重合闸重合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两侧电源在线路故障被切除后,仍能够保持同步运行。而对大多数并网运行的小电厂而言,由于通常采取单线、单通道的并网方式,当联络线跳闸后,孤立运行的小电厂与系统继续保持同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线路故障后,重合闸成功率接近于零。此时,重合闸形同虚设。如果在线路发生故障前,联络线有较大的交换功率,那么,联络线断开、系统解列后,该小电厂所在的孤立系统将会出现较大的功率过剩(小电厂侧经联络线送出时)或缺额(小电厂侧经联络线受入时),从而使得该孤立系统的供电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时不得不停电,甚至可能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可见,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有必要研究其他的重合闸方式。在某些情况下,用检母线无压方式替代检同期方式重合闸,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 检母线无压方式重合闸的应用
  如图1所示,小电厂G通过联络线l1经变电站B的母线及线路l2与系统S并列。同时,变电站B向负荷P供电。

  由于联络线l1故障跳开后,并不影响系统对变电站B的供电,故其两侧的重合闸方式仍按传统配置,变电站侧的重合闸采用检线路无压方式,电厂侧的重合闸则采用检同期方式(鉴于该侧重合闸预期的成功率太低,也可停用)。
  线路l2在为电厂G提供并网通道的同时,还与其一起向变电站B供电。当l2故障跳开后,小电厂G与系统S解列,若由小电厂G单独向变电站B的负荷P供电,如前所述,当电厂G的出力与负荷P存在较大的功率差额时,该孤岛系统的电能质量将无法满足负荷P的要求。其结果或者因小电厂低周、低压解列保护动作,跳开解列点开关,负荷P全部失电;或者由变电站B所安装的低周减载装置动作,切除部分负荷。无论哪种可能,负荷P的供电可靠性均将大打折扣,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因此,线路l2的重合闸不应采用与联络线l1相同的方式。
  如果将线路l2变电站侧(负荷侧)的重合闸设置为检母线无压方式,其系统侧(电源侧)的重合闸仍设置为检线路无压方式。当线路l2发生瞬时性故障且线路两侧开关由保护跳开后,线路l2系统侧的重合闸在检测到线路无压(说明对侧开关已跳开)并经过整定时限后将本侧开关合上;同时,线路l2变电站侧的重合闸在检测到变电站母线无压(说明小电厂解列保护动作,解列点开关跳开)并经过整定时限后也将本侧开关合上。如此,就可以继续向变电站B的负荷P供电,显著提高其供电可靠水平。
  为防止因小电厂解列保护拒动而影响到线路l2变电站侧检母线无压方式重合闸的成功率,可增设线路l2变电站侧的保护联跳线路l1变电站侧开关的回路。这样一来,一旦l2发生故障,变电站侧保护不但跳开本侧开关,还将跳开l1变电站侧开关,从而确保线路l2变电站侧检母线无压方式重合闸能够重合成功。
3 检母线无压方式重合闸装置的实施
  通常所说的无压鉴定重合闸,系指检线路无压方式的重合闸,开关线路侧电压(由线路PT引入重合闸装置)小于设定值是其启动的必要条件;本文所讨论的检母线无压方式重合闸,是将重合闸安装处母线的电压作为检测的对象——母线电压小于设定值才是该重合闸启动的必要条件。
  如图2所示,采用检母线无压方式重合闸,不必对常规的重合闸装置本身进行改造,仅需将装置内原接入线路电压的端子改接至母线电压即可。在重合闸装置整定时,仍可按常规的无压鉴定重合闸进行,加之可以取消线路PT,因此,实施起来非常方便。

  另外,当采用检母线无压方式的重合闸时,由于只有在母线上其他电源进线开关全部跳开后,重合闸才可能重合,所以,与采用检同期方式重合闸相似,该侧保护的后加速段可以停用。
4 结束语
  在小电源并网通道的某些线路靠近负荷侧的开关上装设检母线无压方式的重合闸,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用电负荷的供电可靠性。此种重合闸方式已在南通电网的4条110 kV联网线路上采用,运行情况良好。
 
打赏
 
更多>同类环保知识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环保知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1
Powered By DESTOON